十年磨一剑!这个会议传递了什么信号?

当好检察办案“大管家”
——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案件管理工作会议侧记

2021年09月18日
徐日丹 刘亭亭

十年磨一剑。

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案件管理办公室,全面推进案件集中管理工作。

2021年,站在崭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新时代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如何再谱新篇章?9月15日至16日,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案件管理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这场会议给出了答案。

有案件办理就有案件管理

“越强调案件办理,就越要重视案件管理。”“尊重检察官办案自主权与强化监督管理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鸟之双翼’。”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案件管理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热烈讨论新时代案管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案件管理工作的大背景和总依据。

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表示,检察机关必须在境界、理念、思路、措施、能力等方面紧紧跟上、主动适应,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案管履职,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开展案件管理工作十周年之际,此次会议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案管工作实际开展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直言,当前,管理跟不上办案、管理不适应办案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管好管理”势在必行!

“案件管理工作需要有服务大局、为民履职的大情怀。”四川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晓勇感慨地说,小到把握每一起案件的每一个环节,大到对改革重点与民生关切进行分析研判、为社会治理提供参考,都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与检察自觉。

“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案件管理虽然看不到,却能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告诉记者,案件管理像是检察院里的“大管家”,监控案件办理动态,看似在“幕后”,实际无处不在,相当于在帮人民群众“监控”办案质量,作用举足轻重。

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一个窗口对外,一个闸门对内。”检察机关的案管人常这样形容案管部门,意思是对外连接人民群众和其他政法机关,对内连接各个检察业务部门。

此次案件管理工作会议为案管工作明确了“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一”即一个定位,案管部门是检察业务工作的中枢;“二”即两大主责,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三”即三个理念,科学管理理念、能动管理理念、智能管理理念;“五”即五大体系,包含以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为引领的业务指导体系、以“案-件比”为核心的业务评价体系、以案件办理全过程为对象的业务管控体系、以人民监督员工作为重点的外部监督体系、以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为主平台的业务保障体系。

“检察业务工作中枢的职能定位是基础,所有案件管理工作都衍生于此。”从事案管工作整10年的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综合处处长李景文说,案件管理工作“贯通上下左右,有效联络各方”,既要服务好检察长、检委会对检察业务的指导,也要融合好办案部门的管理,更要对接好政工、检务督察等部门的协同管理,下好“一盘棋”,才能保证检察权的规范、顺畅运行。

“‘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是对案件管理的精准阐述。所有案件管理工作都是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的具体体现,互相交融。”吉林省检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张东华分析说,监督要严,要加强对司法办案的程序监督、实体监督、数据监督,保证每一个案件都过质量关,一旦有趋势性、苗头性问题,马上解决。同时,案件管理要通过服务好领导决策、服务好司法办案、服务好诉讼参与人、服务好人民群众,最终保证检察工作“无死角”地让人民群众满意。

“案件管理大有乾坤!”人民监督员、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杨建华说。在她看来,每个案件都是关乎百姓的“大事”,把好案件质量关,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检察服务。

对此,同为人民监督员的山西初心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宗贤感同身受。他举例说,以前律师阅卷要跟办案检察官联系,需要协调双方时间,经常遇到办案检察官出庭、提讯等“不在家”的情况,一等可能几天就过去了。而现在,可以异地阅卷,还可以通过自助平台自助阅卷,实现了“只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需要跑”,效率大大提升。

“案件管理工作已经步入了‘广深高速’的快车道。”作为检察案管圈里有名的金牌案管人,湖南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冯丽君说,新时代的案件管理应是集约高效型管理,是高端的“监管服”,需要能动地发挥集体智慧,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实现智慧管理。

变与不变,在守正中创新

新格局,意味着新势能、新作为。

会议提出,新时代案件管理工作,要对照“四大检察”业务格局,建立“五大体系”,构建案件管理工作新格局。

“‘五大体系’体现了案管工作的延续和创新,既实又新。”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工作处处长郭冰这样理解,新布局并不意味着对原有工作的否定或改变,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向短板发力,具有鲜明新时代特色。

新格局下,案件管理对象、管理依据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数据的作用远远超出数据本身。案件管理对象由具体案件向业务态势转变,管理依据从依靠文书向依靠数据转变。”海南省检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邢姑说,全国检察机关都在抓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其中运行良好的部分,可以准确反映相关案件或业务的发展态势,帮助研判社会治理趋势;数据呈现出的短板弱项,能够帮助检察业务部门找准下一步重心和着力点。

山西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蓝涛坦言,新的案件管理工作格局在关注“快”“高”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好”“强”。他解释说,比如,“案-件比”不单纯是越低越好逐渐成为共识,切实让人民群众经历最少而获得最大才能谓之“好”,随着人民群众新需求不断增长,与时俱进引领检察业务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同频共振”,才能不断变“强”。“业务评价体系的运用,以及与检察官业绩考评体系的融合,还有很大拓展空间,这些都是案件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力方向。”蓝涛补充说。

解决问题是最实在的落实。“直面问题的气魄,让我看到了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的刚性,感受到了检察机关‘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担当。”上个月刚从黑龙江省检察机关调研回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表示,检察业务有共性,但又因地而异、因案而异,案件管理兼顾把控个案质效与推动整体检察业务向前、推动法治建设向前。

以“小管理”促“大管理”

事业成败之关键,在人、在队伍。

“作为一项具有全局高度的工作,案件管理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引领队伍建设。”陕西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田鹤城说。据介绍,陕西省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以党建促案管队伍建设。

案件管理既是全院的“大管理”,也是案管部门的“小管理”。

“兄弟院的案件管理工作各有千秋,让我受益匪浅。”去年从一线检察办案业务岗位转到案管部门的山东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司郑巍深受鼓舞。案管人员仅精通于某一项业务是远远不够的,政策把握能力、法律适用能力、数据统计能力、分析研判能力、程序监管能力、质量评查能力等都是必备的。

纪律建设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前,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已进入查纠整改环节,案件管理部门要用足用好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案管工作人员严守纪律规矩。”司郑巍如是说。

“奔赴3000多公里参加这场案管人专属的‘约会’,看到了自身与中东部地区检察机关案管工作的差距。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规范化轨道,离不开兄弟院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发挥‘老西藏精神’,为检察事业贡献案管力量。”会议结束后,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王辉意犹未尽。

“案件管理虽不直接办案,但对制约检察权运行具有关键监督功能,对从事这项工作的检察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只会更高。新时代案件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精通程序法,也需要熟悉实体法。”人民监督员、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天虹建议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新时代案件管理工作、检察工作更上一层楼打牢“地基”。

“案件管理工作要以责任促担当,强化监督管理责任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明责、担责、督责与追责,倒逼案管人恪尽职守、担当作为,促进案管职权运行规范、作用有力。”申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会议结束后,最高检“趁热打铁”,举办为期两天的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理论与实务培训班,各省级检察院案管部门负责人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之中,为奋进检察新征程蓄势储能。